2018-09-19

【恭喜】資工系教授黃健峯、金管系教授張志向 以跨領域的AI技術分析IPO投資人決策模式

你有打算投資「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募股)」嗎?黃健峯、張志向兩位國立高雄大學教授結合金融與資訊領域的實證研究一定要看。黃、張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台灣歷年發行、累積數千檔的IPO,發現倘若掛牌第1天下跌就該立即出脫持股,反之則可期待後續漲勢,但以1個月為限。該研究成果發表於SSCI國際期刊「Investment Analysts Journal」並獲選為年度唯一最佳論文,相關得獎訊息可見:http://www.iassa.co.za/journals/。

高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黃健峯、金融管理學系教授張志向長期合作發表論文,黃表示,近年來人工智慧應用蓬勃發展,包括研究金融領域,預測股價、投資組合等,但用以探究台灣歷年發行IPO,他與張志向可說是創下全球首例。

張志向解釋,比起一般股票的次級市場,利用IPO進行實證分析更能精確地分析投資人行為是否出現處分效果,因為多數IPO投資人的持有成本為承銷價,一旦上市後股價大於承銷價,即可反映出投資人處於贏家狀態,反之則是輸家,這也給了他們很好的研究路徑。

黃、張以從1990年至今,台灣(數千檔)IPO總體市場資料,包括成交價、成交量、報酬率、股民進出場等數據進行分析,當IPO的周轉率高(低)意謂頻繁交易(交易冷清),從中印證股民買賣交易的「處分效果」,處分效果是指投資人偏好確定利得及趨避確定損失,意即投資人總是迫不急待地把贏家股票賣太快,卻因不想虧損,把輸家股票持有過久而導致慘賠。

黃健峯補充,拜電腦硬體進步所賜,人工智慧技術大躍進,透過專家知識系統介入,從海量資料中找出具價值數據,再演化建構出模型。

張志向舉例,目前學術上研究處分效果的方法有二,一是從A證券商獲得大量客戶的交易資料來檢驗「處分效果」,但此一方法曾被質疑準確性度不足,原因出在甲客戶不一定只在A證券商開戶交易,即便甲客戶在A證券商的交易帳戶中之某支股票出現帳面虧損,但甲客戶可能在B券商的交易帳戶中之同支股票出現帳面利得,只根據甲客戶在A證券商的交易帳戶中之進出情形便無法準確地檢驗甲的交易行為是否出現處分效果。

另一個檢驗處分效果的方法是採用實驗設計,然而實驗設計的最大問題是人對「假設的錢」跟「自己的錢」所做決策終究有很大的差異。

張志向提醒,多數投資人不具備證券分析專業,以致常犯了「買好公司的股票,而不是買會賺錢的好股票」的錯誤,因為財務指標良好、市場評價正面的「好公司」,往往股價已被高估,再進場時不一定會獲利。

黃、張詳細研究,可見於「The disposition effect, price performance, and fundamentals of IPOs: Evidence from Taiwan」 論文,發表在SSCI的國際期刊「Investment Analysts Journal」,該期刊由南非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南非投資分析師協會共同發行,兩人論文與近200篇競逐脫穎而出,當選年度唯一最佳期刊論文,與25,000南非幣獎勵,為跨領域的學術研究留下一段美好的樂章。

 

全文連結